JCI封面:湖南大学梅杨教授团队在血液肿瘤研究领域新突破

时间:2022年09月16日 18:48 点击: 字体大小:

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(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)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血液肿瘤, 以骨髓无效造血和向急性髓系白血病(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)转化的高风险为特征。MD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,是一类与衰老相关的老年性疾病,MDS AML 转化的机制尚不清楚,人们对衰老微环境如何影响MDS的恶性转化也知之甚少。

近期,我院梅杨教授研究团队与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 医学院Peng Ji教授团队合作,共同揭示了靶向白细胞介素-6(IL-6)信号在治疗MDS转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,相关研究成果以“Bone marrow–confined IL-6 signaling mediates the progression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”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,并入选当期杂志“封面故事”。

该研究构建了mDia1/miR-146 a双敲除(DKO)MDS疾病小鼠模型,衰老小鼠出现血细胞减少症,伴有炎症因子的过度分泌。DKO小鼠在12-14月龄时发生AML转化,表现为骨髓中前体细胞逐渐积累、骨髓纤维化病变以及白血病细胞浸润。IL-6的缺失显著“阻止”了AML的转化,并延长了小鼠的存活时间。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,DKO小鼠骨髓单核/巨噬细胞增加,但随着IL-6的敲除而减少。此外,研究进一步发现,在DKO小鼠和高危MDS患者骨髓中IL-6受体IL-6R和可溶性IL-6受体(sIL-6R)的水平显著增高,阻断IL-6信号能够显著抑制DKO小鼠AML转化以及MDS患者CD34阳性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。基于这些结果, 研究者提出IL-6信号通路的干预可能有益于改善MDS向AML的恶性进展,为高危MDS患者的治疗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。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,目前研究团队已启动干预IL-6 信号通路治疗MDS的相关临床实验。

梅杨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,湖南大学生命医学交叉研究院为共同第一单位。博士生谢心舒、博士生李钊锋以及硕士研究生董丽丽参与了部分工作,学院张定校教授及其团队成员邹成博士对上述研究提供了帮助。研究工作得到了美国血液学会和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。梅杨教授还受邀参加了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全国红细胞疾病(贫血)学术会议,并围绕“MDS贫血与炎症免疫”作大会报告。



论文链接:https://www.jci.org/articles/view/152673